English

水利科技人员功勋卓著

1998-08-27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郑北鹰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8月26日讯 记者郑北鹰今天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在当前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抗洪斗争中,我国大批科技人员深入抗洪第一线,为科学决策、科学指挥出谋划策,对抗洪抢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长江干流九江段的一处防洪墙崩塌发生决口后,水利部专家组和其他水利专家从各自不同地方连夜奔赴九江决口现场,与当地水利技术人员一道立即进行现场查勘。针对当时决口的实际情况,在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的主持下,著名水利专家杨光煦和其他水利专家迅速、果断地制定了科学的抢险堵口方案:首先于决口之外抢筑一道百余米长的挡水围堰,以减缓洪水的流速与流量,然后解放军某部抢险队用杨光煦提出的“框架结构土石组合坝技术”,在约60米长的决口处架起一排排钢管木架并填充数千吨石料封堵决口。军民经过连续两天两夜奋战,实现决口封堵成功,从而创造了大型江河在超历史洪水下堵口截流成功的世界奇迹。然后,这些水利技术人员又会同施工人员对围堰和防洪堤进行了加高加固。封堵后的这一段江堤因施工原料等因素影响有少量渗水,在此情况下,来自黄河小浪底建管局的水利专家吴熹提出实施工程闭气,将大量粘性土填入围堰内,从而解决了渗水问题,保证了江堤的安全。

从抗洪斗争开始到现在,那些都已不年轻的水利技术人员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风餐露宿,一直在现场不分昼夜地指导各地军民紧张施工。哪里出现险情,水利专家就出现在哪里,就抢险工程的技术问题不断进行紧急会商。许多地方的抗洪军民都说,水利专家是我们抗洪抢险的主心骨。

不久前,长江干流的江西省南昌县红旗圩画眉岭段有一渗水点突然冒出浊水来,这往往是决口的信号。当水利专家赶到现场会诊后,采纳南昌市水电局副局长、水利专家汤思禄的意见,先将浊水口处清出一块场地,用塑料布铺上,然后再堆上砂石,防止渗水面扩大,同时找到水源入口处进行封堵,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据悉,目前虽然抗洪前线险情不断,却能一一化险为夷,水利技术人员提出的工程抢险技术措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南昌市委书记钟家明对此深有体会地说:“越是在抢险的紧急时刻,越要讲科学,越要依靠科技人员。”

被誉为抢险“智多星”的湖北省洪湖工程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曾祥培,在洪湖有一次腰口闸出现漏水的险情时,抗洪指挥部原打算用3000立方米土将涵闸全部封死。曾祥培经过一问二听三查,认为不是涵闸本身的问题,而是闸门前杂物梗阻造成险情,如果完全封死,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整个涵闸将报废。于是,他提出了一套新的除险方案,两天后,腰口闸化险为夷。这一段江堤边的螺山土丘发现险情,负责防守这一段的民工除险始终不见效果。曾祥培赶来后认定属于生物危害所致,经过3天的搜寻,终于挖出了一个很不容易认定的白蚁废弃的巢穴。这一江段的燕窝八潭出现重大险情,在他的领导下,经过3天3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将湖北省防总认定的全省最大的险情控制住了。国家防总和各级防汛指挥部一致认为这个抢险方案诊断准确、决策正确、效果很好。

在内蒙古抗洪抢险过程中,水利专家为各级抗洪抢险指挥部提供“锦囊妙计”,战胜了数次重大险情。不久前,嫩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形势十分危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王占召集水利专家组共商对策,专家组提出迅速加固已被严重冲淘的堤防、采用塑料布苫护坝等意见,确保了江堤的安全,化险为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